本月主打醫星
胃腸肝膽科趙俊欽醫師:春節期間團圓菜上桌難免會大吃大喝,造成飲食過量、熱量超標及消化不良的問題,小心這時容易導致胃酸大量分泌,讓消化性潰瘍復發。
早期胃癌的上腹痛、解黑便症狀,幾乎和胃潰瘍一模一樣,很多人會自行買胃藥服用,看似症狀減緩但卻延誤了就醫時機!罹患消化性潰瘍若未接受治療,病況嚴重者甚至會有吐血的現象,持續惡化恐怕會有腸道出血、穿孔、阻塞等併發症,造成生命危險。
如果是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的消化性潰瘍,長期反覆發作也可能會演變成胃癌。
造成消化性潰瘍的原因
幽門螺旋桿菌 |
抽菸 |
喝酒 |
服用止痛藥 |
消化性潰瘍的五大症狀
在台灣,消化性潰瘍是極常見的疾病,約10%的人口患有消化性潰瘍,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
就年齡層來說,十二指腸潰瘍的年齡層較年輕,約在20歲~40歲左右;胃潰瘍的年齡層則較年長,約在40歲~60歲,不過幾乎所有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如果有上述症狀的民眾,建議可至胃腸肝膽科門診,由專業醫師進行完腹部超音波及胃鏡檢查後,了解是否有無消化性潰瘍的情形,以利醫師評估與診斷。
★ 認識本月醫星 ★
現任
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學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
經歷
大千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臨床研究員、總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
台灣內科醫學會內科專科醫師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消化系內視鏡專科醫師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超音波專業醫師
膽胰治療性內視鏡認證醫師
主治項目
1
|
消化性潰瘍 |
2
|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
3
|
胃腸肝膽腫瘤 |
4
|
內視鏡瘜肉切除術、內視鏡止血 |
5
|
急慢性胰臟炎、膽胰疾病 |
6
|
上下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