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體多出一塊肉?!原來是婦女骨盆腔器官脫垂


  真實案例  

一名80多歲的阿嬤原本因為上泌尿道感染而住院,
經過抗生素治療要出院了,醫師會診查房時,
看護表示婆婆下體突出好大一塊肉,甚至有破皮。

 

婆婆聽了大笑說這已持續10多年,
也曾看過婦產科知道是骨盆腔器官脫垂
但對她來說現在沒有打算治療了!

 

骨盆腔的治療需考量病人的身體狀況、是否有慢性疾病,以及治療前後的生活品質的改變;手術治療並不一定是對病人最佳的選擇。

 骨盆腔器官脫垂影響婦女最大的地方,主要是生活品質大幅降低,大多會比較沒有自信、性生活意願大幅降低。

              

 認識骨盆腔器官脫垂

  • 由於骨盆底的支持和懸吊功能不良。當子宮或陰道壁下降至陰道內,可能伴隨有不同程度膀胱或結腸的位移。
  • 骨盆腔脫垂包含陰道前後壁膨出、子宮或是陰道穹窿脫垂及長脫垂。
  • 根據各界統計有30%~70%的婦女會有脫垂問題,尤其隨著人口老化有增加趨勢,然而其中只有10~20%會出現症狀。
  • 婦女終其一生需要骨盆腔手術的比例約莫只佔10%。其中需要手術的婦女,約30%可能要接受二次以上的手術。

 骨盆腔器官脫垂治療

  輕度骨盆腔器官脫垂

凱格爾運動

鍛鍊強化骨盆底肌肉,為非侵入性的第一選擇。由於不受空間地點的限制,又無明顯副作用,在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後,持之以恆的操作,甚至輔以生理回饋或是磁波儀,能有效改善尿失禁與輕微的骨盆腔脫垂。

子宮托

以矽膠材質的裝置置入陰道,頂住子宮,可能會有出血、穿孔、感染等問題。提供自行放置或由醫師放置的選擇。

 

  中度以上的骨盆腔器官脫垂

以「脫垂定量評估系統」二級以上的婦女來說,手術還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陰道手術

可以配合網膜植入物,手術方式是將子宮頸懸吊至骨盆腔中的韌帶固定,並針對前後壁的脫垂程度,適用不同程度的補強。或是可以單純採陰道閉合術,較適合不能承受長時間手術的病人。

腹腔鏡手術

手術時間長,經由內視鏡的方式,使用網膜將子宮固定在薦骨前側。適合年輕女性,希望在手術後保有性生活的病人。  

    

 醫師小建議

子宮脫垂的治療相當注重功能性的復原,因此醫病之間的共識與討論非常重要,建議病友能確立明確治療目標,才能擁有最合適的治療。

      

  【醫師介紹】婦產科方仁蔚醫師

方仁蔚醫師

  門診時間 

   

現任

婦產科主治醫師

主治項目

一般婦產科疾病之診斷及處置
一般婦科手術、一般產科
婦女尿失禁、骨盆腔脫垂、骨盆腔囊腫
健康檢查、預防保健、報告諮詢及追蹤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經歷

為恭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總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研究醫師



相關媒體報導 
      

  中時新聞網:8旬嬤下體多一塊肉 10多年來與骨盆腔器官脫垂共存

           

    

                          

   回新聞列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