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跟黴漿菌,症狀表現同樣都是咳嗽,一般該如何分辨?
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賴永清醫師分析,根據臨床實際發現,新冠肺炎確診者如果合併黴漿菌感染,恐會讓「長新冠」咳嗽症狀更加延長。
真實案例
台中大肚一名37歲輕症確診者尹小姐,在5月中確診之前,就有輕微咳嗽的徵兆,沒想到確診後反而變得更嚴重,一整天都在咳嗽,甚至引起頭暈頭痛,一度以為是新冠肺炎後遺症,咳了將近五個禮拜,才到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門診,經抽血檢驗確認黴漿菌感染,接受3天日舒(zithromax)抗生素治療,咳嗽立即改善。
新冠合併感染黴漿菌
尹小姐表示家中除了老公、小孩確診,大伯、大嫂跟姪子一家也在6月接連確診,其中姪子年僅1歲半,持續燒燒退退一個星期,來到烏日林新醫院住進COVID-19專責病房,依據抽血及X光片報告,才發現原來不只罹患COVID-19,更合併黴漿菌感染,給予日舒(zithromax)抗生素治療,小朋友的體溫就恢復正常了!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賴永清醫師表示,黴漿菌號稱「會走路的肺炎」,傳染力極強,因此這一家人全都在解隔陰性後相繼來抽血檢驗,結果發現都有黴漿菌感染,治療後紛紛改善喉嚨痛、胸痛及發燒的症狀。
認識黴漿菌
黴漿菌屬「非典型呼吸道感染」,主要透過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來傳播。大部分感染黴漿菌後,潛伏期約1~4週,症狀常以咳嗽為表現,很容易久咳不癒,尤其超過2~3週會合併發燒、喉嚨痛,沒有症狀的人也可能在鼻腔或喉嚨帶有此菌;一般來說不會嚴重到需要住院。
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黴漿菌,在台灣一年四季均有病例,以夏季、秋季及雨季較多,小孩跟大人都有可能感染黴漿菌,少數病人也會引起皮膚疹(多型性紅斑)、關節炎、嚴重肺炎、無菌性腦炎或心肌炎。
根據《Cureus醫學科學雜誌》文獻報告,
COVID-19合併黴漿菌感染時,
死亡率將會上升2倍以上
使用呼吸器的機會上升3.91倍
延長住院時間
專業醫師的建議
身處疫情第一線,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賴永清醫師建議,如果新冠肺炎確診後仍有久咳未癒,持續發燒,或是症狀超過一星期都没改善,就應該考慮是否有合併感染。醫師會先以一般以臨床診斷為主,輔以血液或X光檢查,揪出黴漿菌或其他合併合併感染,終結久咳不癒。
華視新聞報導
【醫師介紹】小兒及氣喘過敏科賴永清醫師
現任
過敏氣喘科主任
小兒科主治醫師
主治項目
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
免疫過敏疾病、內兒科疾病、感染
小兒發燒、咳嗽、鼻炎、流鼻水
中耳炎、肺炎、泌尿道感染
腸胃炎、腹瀉、嘔吐、腸絞痛
新生兒疾病、預防注射
兒童健康檢查及發育遲緩諮詢
學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兒科專科及過敏氣喘專科醫師
林新醫院小兒及氣喘過敏專科主任醫師
竹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及過敏氣喘科主治醫師
祐民綜合醫院小兒科及過敏氣喘科主治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科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兒童胸腔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兒童氣喘及免疫過敏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風濕學會醫師、免疫過敏專科醫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青少年醫學專科醫師
蘋果日報:驚!37歲婦確診後狂咳五周 竟是合併「會走路的肺炎」
聯合新聞網:37歲女狂咳5周、侄發燒1周!竟是新冠+黴漿菌惹禍
中視新聞:37歲確診女解隔陰性竟狂咳5周 醫師揪元兇:不能輕忽
三立新聞:37歲女確診又染「行走肺炎」黴漿菌 全家發燒狂咳5周
早安健康:37歲女確診又染黴漿菌,全家發燒狂咳5週!發現3跡象該警覺
健康遠見:咳不停!新冠、黴漿菌怎麼分? 醫解答合併感染死亡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