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療團隊


肺癌是國人常見癌症中的最惡三冠王之首,也是國人癌症十大死因排序第一,台灣5年來平均每年仍有逾9000人死於肺癌,死亡人數逐年攀升,平均不到57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肺癌。由於多數早期肺癌病患無明顯症狀,因此確診時有70%病患已屬晚期肺癌,且治療時還可能發生併發症。

  

 烏日林新肺癌跨團隊治療

胸腔內科

李建德主任

  立即掛號  

胸腔內科

許人文醫師

  立即掛號  

胸腔外科

謝志明醫師

  立即掛號   

血液腫瘤科
林增熙主任

  立即掛號  

血液腫瘤科
林敬業醫師

  立即掛號  

放射腫瘤科
尹廣宬主任

  立即掛號  

 由胸腔內科醫師專業檢查評估及打造個人化治療計畫,結合跨科癌症治療團隊合作,
進行手術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

        

    肺癌篩檢    

      

                     

【檢視補助資格有無符合】

 家中有肺癌家族史

 重度吸菸者(需有意願戒菸)

 50~74歲男性
 45~74歲女性
 且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曾罹患肺癌者

 年滿50~74歲且菸齡達30包/年以上
每日1包菸,抽菸滿30年。

或每日2包菸,抽菸滿15年。
 目前仍有吸菸或戒菸15年內

      

有關肺癌的診斷,包括痰液的細胞學檢查、胸部電腦斷層掃描、其他侵入性檢查(支氣管鏡、胸腔鏡、縱膈腔鏡等),其中採用低劑量迴轉式電腦斷層掃描或正子攝影掃描,可幫助提早揪出很小的腫瘤,雖然自費檢查價格偏高,但能早期發現治療。     

         

肺癌治療方式    

手術切除治療

 適用於初期肺癌患者。

 手術切除腫瘤是治療未轉移肺癌最有效的方式。

化學/標靶療法

 小細胞肺癌治療。

 在非小細胞肺癌方面,一般單獨使用或與放射線治療合用,多用於不能接受手術切除之晚期癌症。

 化學治療主要著重在全身性的癌細胞的控制。

 在非小細胞肺癌晚期病人接受化學/標靶治療不僅可增加存活率且能改善生活品質。

放射線治療

 適用於初期局部 (但不適於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或肺癌切除手術後患者之輔助治療。

 後期患者緩解症狀治療之用。

 晚期肺癌病人與化學治療合用增進治療效果。

免疫療法

 針對無基因突變、不適用標靶治療的病患,無需再另外檢測,皆可使用新一代免疫療法。

 相較傳統化學治療,可以顯著降低治療相關的嚴重副作用比例。

 最新治療趨勢為免疫療法搭配化療等混合療法,新一代免疫療法引起肺炎的機率低,且可顯著延長肺癌病友存活期。

   

      

   回癌症中心主頁      乳癌治療團隊